7月10日,景尚名郡小区2栋楼前洋溢着欢声笑语,居民们手持亲手绘制的创意蒲扇,共同见证小区首个党群服务驿站开工。这标志着柏堰中心创新推行“居民点单-社区吹哨-部门报到-全民共建”基层治理模式取得的新成果。
破题:精准捕捉民生痛点
此次改造的启动,源于柏堰中心对辖区需求的深入调研。景尚名郡小区2栋一楼原有的老年活动室及架空层,长期存在设施老旧、布局不合理、杂物堆积、灯光昏暗、环境杂乱等问题,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也让渴望舒适活动空间的居民,尤其是老年居民望而却步。“地方是好地方,就是太旧太乱了,想活动活动都没个舒心地方。”居民们的真实反馈,成为改造计划最直接的动力。解决这一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被柏堰党群服务中心列为重点民生项目全力推进。
解题:“三联机制”打通堵点
需求联议:柏堰中心联合社居委、社区志愿者、业主委员会及第三方社工机构,多渠道广泛征集意见,邀请全体居民对空间设计和功能设置建言献策。通过需求联议,开展5轮居民议事会,收集改造建议42条;资源联筹:积极争取上级文体部门设施设备支持,发动热心居民和第三发机构开展物资捐赠,通过“社区吹哨”争取公益微创投专项资金,破解启动资金难题;已筹集桌椅4套、器械2套、喷绘涂料3桶、花草绿植若干、志愿服务时间超100小时。设计联创:实施3版联创方案设计,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,目前已收集到相关优化建议11条。
亮色:全民共建贯穿全程
开工即共治:仪式设置“蒲扇绘家园”环节,长者书写“锦”“景”字样,儿童彩绘装饰,作品将融入驿站装饰建设全参与:开通技术指导、物资捐赠、志愿监理三类参与通道,鼓励全体业主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站点建设,让每一位热心居民都能成为家园焕新的“合伙人”,截至目前已有12位居民报名“共建合伙人”;运维共担当同步组建空间管理小组,未来计划实行“空间预约自治+活动众筹”的自治运维模式。
从废弃架空层到幸福会客厅,该项目生动诠释了“民呼我应”的治理温度。正如居民代表李大爷在仪式现场所言:“这蒲扇上画的不仅是图案,更是咱们自己描出来的好日子!”柏堰中心将持续深化参与式治理模式,让更多“群众金点子”化作社区“治理金钥匙”。
(陈颖媛)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