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彩贵州网讯(通讯员 冯宁利)近日,工行贵阳金融城支行以灵活服务举措,成功化解客户熊先生的遗产继承棘手问题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成为金融服务创新实践的生动样本。
熊先生因父亲去世后,一笔超5万元抚恤金待领取,却因银行卡密码遗忘陷入困境。按照常规,公证继承是通用路径,但熊先生对公证流程存在顾虑,迫切寻求替代方案。该行员工未简单“循规蹈矩”,迅速查阅最新遗产继承业务指引,联动上级行与远程授权中心,为客户开辟“新通道”——若原卡余额低于5万元且补充抚恤金转入证明材料,可走小额遗产继承流程,给客户送去希望。
化本以为事情将顺利推进,数日后,熊先生却因无法提供材料情绪激动,甚至扬言投诉。该行员工第一时间启动“安抚-解决”机制,一边耐心安抚情绪,一边主动作为,联系熊先生父亲原单位财务部门,成功获取转账回单截图,补齐关键材料,既化解投诉风险,又让业务办理重回正轨,展现高效协同与责任担当。
业务办理中,系统又现“插曲”,熊先生父亲存在两个客户编号,信息不符却均有余额。该行员工严谨追溯历史开户影像,确认同属一人后,有序完成姓名修改、账户解锁,顺利办理双账户小额继承,让遗产继承难题彻底破解,以专业操作保障客户权益。
此次案例,是工行贵阳金融城支行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。该行员工在合规框架内,以“制度刚性”守底线,用“服务柔性”解难题,主动协调第三方补材料,彰显客户权益维护意识;面对系统异常,凭历史数据核查与精准操作,确保业务合规可控。这种“专业知识+应急能力+风险意识”融合的服务模式,既高效化解复杂业务挑战,更让客户真切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深度。
该行用行动证明,优质金融服务需兼顾专业性与人性化。未来,该行也将持续深耕服务创新,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在合规与灵活间找平衡,为更多客户排忧解难,书写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,为行业服务升级提供可借鉴的“工行样本”。
一审:李晓芳
二审:李懿
三审:雷晓明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